定制芯片的最大赢家

时间: 2025-04-17   作者: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版

  2024 年12 月12 日,一份财报震撼半导体与投资市场。芯片公司博通(Broadcom)第四季财报指出,AI 收入与前一财年与同期相比增长220%,达120 亿美元,隔日股价应声喊涨24%,创下史上最大单日涨幅,市值一举冲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公司」。

  反观市场龙头英伟达(NVIDIA),股价下跌3.3%。华尔街因而有投资人喊「买进博通、抛售辉达」,让人不禁好奇,博通是何方神圣?它会撼动辉达在AI 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吗?

  在认识博通之前,可以先了解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这家公司。

  2005 年,惠普(HP)旗下的测试仪器部门安捷伦科技(Agilent),将其半导体事业群以26.6 亿美元卖给私募基金,成立安华高科技。次年,马来西亚华裔企业家陈福阳,接任安华高执行长。

  在接任安华高执行长前,陈福阳已有25 年管理经验,他曾担任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百事可乐(PepsiCo)的高阶管理职位,也涉足半导体领域的财务副总裁、执行长、董事长等职。

  陈福阳的经营理念与传统科技公司大不相同,策略核心是「轻资产、高效率」。他倾向用并购获取现存技术,而非投入大量资金自主研发;并剥离较低价值业务,不断去芜存菁、扩张版图,也因为他善于财务管理,在银行借贷还款准时,也因此银行愿意一再放贷。

  2015 年,安华高以370 亿美元收购博通,当时博通的规模远大于安华高,是仅次于高通(Qualcom)的美国IC 设计公司,以「没有Wi-Fi,就没有博通」的通讯芯片霸主闻名。在此之前,安华高已集许多半导体技术为大成,例如2013 年收购黄仁勋曾工作过的储存芯片制造商LSI,留下核心业务。

  博通被以蛇吞象,虽然震惊外界,但事实上,当时博通正面临转型,陈福阳看准时机,透过财务杠杆完成收购,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陈福阳留下半导体技术和基础设施软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果断出售终端使用者运算部门等非核心业务;同时也透过收购,将触角延伸至企业软体和云端运算,逐步将博通转型为横跨硬体和软体的科技巨擘。

  博通真正的转折,出现在AI 运算爆发,过去2 年多,英伟达的GPU 在AI 市场几乎无可匹敌,掌握约90% 市占。GPU 就像是AI 运算的主力引擎,适合处理大规模的平行运算任务,例如AI 模型的训练过程。但在某些特定的AI 任务上,这种通用型处理器可能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且所费不赀。

  此时,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也就是定制化芯片,因特定任务量身定制芯片,而受到青睐。博通因此乘风而起,目前估计在ASIC 市占达55~60%。

  ASIC 有3 大优势。首先是效能最佳化。当科技企业具有自己的软体系统时,定制化芯片能更精准配合运算需求,大幅度的提高效能。以博通跟Google 共同开发的TPU 为例,在特定AI 任务上的能耗效率比通用GPU 高出数倍。

  其次是成本效益。虽然ASIC 的初期开发成本比较高,但大规模部署后,每单位运算成本可能低于GPU,这对于AWS、Google Cloud 等需要大量运算资源的云端服务商特具吸引力。

  第三是供应链自主。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带来的风险,促使科技巨头寻求更多元的解决方案。透过与博通合作开发ASIC,这一些企业不仅获得了更符合需求的产品,还强化与英伟达的议价能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ASIC 市场在2025 年将倍增至220 亿美元。博通CEO 陈福阳也透露,公司已与3 家超大规模云端服务商签约,预计到2027 年,每家客户的年采购量都将达到100 万颗客制化AI 芯片。

  至于博通是否能撼动英伟达的地位?「这不是零和游戏,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摩根士丹利指出,220 亿美元的ASIC 市场规模,仍不及英伟达单季营收。再加上,2 家在芯片市场定位不同,辉达攻下的是通用型运算市场,博通则是对准定制化。

  相较于8 年前,博通的市值已一路翻了10 倍以上,陈福阳预测,到2027 年,公司在AI 芯片和网路元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0 亿到900 亿美元。也就是说,博通不是取代英伟达,而是一起把饼做大。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的主要内容系作者本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