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1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前景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时间: 2025-05-01   作者: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版

  半导体芯片在汽车领域的用途十分普遍,除了常见的多媒体娱乐系统、智能钥匙和自动泊车系统外,芯片还大范围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管理系统、安全气囊、驾驶辅助系统、电动助力转向、ABS、电子稳定性系统(ESP)、行人保护、胎压控制、电动车窗、灯光控制、空调系统、座椅调节系统中,堪称汽车的神经。汽车芯片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负责算力,比如无人驾驶系统和发动机、底盘和车身控制等;第二类负责功率转换,比如电源和接口等;第三类是传感器,比如用在汽车雷达、气囊、胎压检测等。本轮芯片短缺大多分布在在电子稳定程序和电子控制管理系统等中高端芯片方面。

  汽车芯片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和企业,上游的重点企业有原材料企业东京应化、晶瑞股份、日本信越等,芯片制造设备企业晶盛机电、日立科技等,远景制造企业台积电、格罗方德等;中游汽车芯片制造重点企业有瑞萨电子、赛灵思、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下游的重点企业则主要为车载仪器、系统及整车制造领先企业。总的来看,汽车芯片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基本为国外企业,国内的领先公司数很少。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上涨,全球车规级MCU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2024年,汽车MCU市场规模大幅度增长23%,达到76.1亿美元;2024年中国车载芯片MCU市场规模达30.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59%,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42.74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格外的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汽车芯片行业发展,为汽车芯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1年)》,提出将着力推动车控操作系统及计算平台、车规级芯片等无人驾驶技术和装备研制。2024年9月,工业与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芯片、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产业链水平。

  汽车产业60-70%的技术创新都是由汽车电子技术推动的,而芯片是设备智能化的核心。随着汽车智能化、车联网、安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芯片的使用将更广泛。我国提出的“制造2024”,“中国芯”等政策,芯片进口替代需求强烈,政府全力支持国内厂商自主研发芯片,获取产业链上高的附加价值,未来自主研发汽车芯片企业有望实现突破,打入国际主流厂商供应链,逐步取代进口芯片。

  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前景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汽车半导体及全世界汽车芯片行业的发展状况,接着分析了中国汽车芯片行业的总体发展及其产业链的发展状况,然后报告对汽车芯片主要使用在市场、相关产业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最后,报告对国内外汽车芯片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行业的投资机遇和未来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展望。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信部、中国海关总署、产业研究报告网、产业研究报告网市场调研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汽车芯片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汽车芯片产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